首页>

红色传承模范|王恩亮:当年战场负伤 如今坚持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的主人公是红色传承模范王恩亮,他在南部山区建立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还原了战斗一线的场景,很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团体都来这里举行升国旗、宣誓等活动,感受红色教育。

  “我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小腿被子弹打穿了,立了三次三等功,一次为救战地记者被原成都军区授予战地红旗车驾驶员荣誉称号。”
  1990年12月,王恩亮退役后,来到了济钢汽运工作,任汽车队队长。2017年7月因济钢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响应企业号召,在济钢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内退。内退后回到老家南部山区西营街道枣林村,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将一片山坡建成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是战士背包,这是弹药箱的支架,这是钢盔,这是一个副连长牺牲时用的枪套,这是我当时用的枕头,这是抬伤员的担架、急救箱,这是模拟打仗时候的战壕,大家可以亲自感受扔手榴弹。”介绍起自己的“宝贝”,王恩亮如数家珍。

  每当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团体来到这里,王恩亮都会毫无保留地为大家进行红色精神的传承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给孩子、党员们进行红色教育,有战地医院、战壕等场景,深度还原了真实的战争场面,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王恩亮说,通过宣传图片、战场实物、视频资料及体验军事训练、技能等多种形式,以及战场上真实的故事讲解来激发大家的爱国热忱。

  “从2009年起,邀请一级战斗英雄14人次,二级战斗英雄34人次,一等功40人次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吸引全国200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到我单位进行红色精神洗礼,陆续接待61所学校师生来访讲述学习红色故事。下一步我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更有家国情怀。”王恩亮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