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质效

2023-09-07

来源: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

  钢城区聚焦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明、查、改”三个环节,全面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质效。

  一、“明”字为首,下好隐患排查整治“先手棋”。一是紧扣重点“明”责任。围绕动员部署、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部门精准执法、总结提高 4 个阶段,区分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 3 个方面,细化 59 项重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面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监督。二是编制清单“明”事项。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装订成册,向部门、街道(功能区)、企业发放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事项“清单”1200 余份,让大家明白重点“查什么”“怎么查”。三是业务培训“明”标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特点,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聘请专家逐条逐项解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帮助部门和企业掌握排查标准和整治要点,提升风险隐患辨识能力。

  二、“查”字为要,下好隐患排查整治“关键棋”。一是企地协同联动“查”。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与“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日常安全监管执法、高危企业驻点监督等有机结合,建立企业主动辨识、街道全面摸底、部门精准监管的全方位隐患排查机制。二是应急联防联控“查”。发挥街道应急联防救援队伍“安全员”职能,对辖区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逐企查隐患、逐岗评风险,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任务交办在当时、风险排除在现场。三是专家结对帮扶“查”。区分不同行业类别,聘请 30 名安全专家,组成 15 个结对帮扶组,对高危行业及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薄弱的企业开展“坐诊式”“解剖式”安全检查 128 家次,帮助解决问题 1500 余项。

  三、“改”字为重,下好隐患排查整治“跟踪棋”。一是“三函”提醒抓督促。建立重点时期、敏感节点、重点行业“三函提醒”工作机制,向区领导、部门、街道、企业发放事前警示提醒函、事中问题整改函、事后复查销号函 210 份,督促抓好隐患整改。二是“三化”管理抓闭环。全面推行“隐患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管理,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上报、挂牌、治理、验收、核销全过程“闭环”机制。三是“三责”同考提质效。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情况纳入全区安全生产“三责”同考季度考评,区安委会随机抽取 1—2 家企业开展现场考评,倒查行业部门、街道(功能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