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名泉资源 济南老城区泉水普查活动进行时

时间:2021-03-31

       近日,济南正式启动原济南市辖区内泉水普查工作,计划历时4个月,预计6月底完成,全面规范的对名泉进行调查、登记、鉴定、影像、建档工作。3月11日上午,记者跟随市城乡水务局普查队伍奔赴济南老城区等地进行“探泉”,对刘氏泉、腾蛟泉、起凤泉的泉水情况进行了一番“摸底调查”。

“摸底”名泉资源 济南老城区泉水普查活动进行时

  泉名刘氏果何人

  刘氏泉沿着老街欢快地流淌

  沿济南曲水亭街向南走,就可见到济南名泉之一——刘氏泉的泉碑。泉水清澈见底,汇入曲水亭,流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泉。据此次现场测量得知,刘氏泉泉池成正方形长宽1.8米,深0.68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泉的南边为珍珠泉水与濯缨泉水相会之处,溪流潺潺,小桥卧波,流水当门。泉池西面池临水渠,东、北、南三面装饰兽头石雕栏杆。水自池壁溢出,汇为清流,从鹅卵石上流入溪渠,形成清泉石上流的景观。

“摸底”名泉资源 济南老城区泉水普查活动进行时

  刘氏泉畔的小河叫曲水河,昔时建有一晾亭,名曲水亭,“曲水流觞”便由此而来。“曲水流觞”是古时社会名流及文人墨客,在春暖花开时一种高雅的诗酒盛会活动。人们用觞杯盛满酒,放在托盘上,然后把托盘放在涓涓流淌的溪水中,顺流而下,人们在溪流弯曲的地方顺序而坐,托盘流到谁的面前停住了,这人便要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还要即席赋诗一首,这种诗酒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

  过去刘氏泉边,曲水亭畔,还是济南品茗奕棋的场所,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曾在此题写了一幅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有人接题了下联:“忙里偷闲,下盘棋去;闹中取静,泡碗茶来。”直到解放以后,济南的许多围棋名家都是从这里培养出师。

  曰腾蛟

  如蛟之得云雨而飞腾也

  腾蛟泉位于王府池子街北端与起凤桥街交接的地方,为珍珠泉泉群的二十一处泉池之一,"腾蛟泉"之名取自泉西侧的腾蛟起凤坊,当年坊畔建有一石板平桥,名起凤桥,横跨于濯缨泉(即王府池子)、朱砂泉等诸泉汇流入大明湖的小溪上,形成名泉、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美丽景观。

“摸底”名泉资源 济南老城区泉水普查活动进行时

  工作人员现场对腾蛟泉长宽及深度进行测量,并现场完成经纬度定位。腾蛟泉泉池长1.65米,宽0。8米,深0.86米,水自岩孔涌出,盛时泉池水面离地平面不足半米,躬身可及。附近居民住户多于此处取水洗衣洗菜,尽得其便。池东岸房壁上嵌清代举人李僴题写的“腾蚊泉”刻石。

“摸底”名泉资源 济南老城区泉水普查活动进行时

  名泉起凤凰

  “泉水人家”的代表起凤泉

  记者跟随普查队伍来到起凤桥街9号院内,起凤泉就坐落在院内正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起凤泉原为无名泉,1994年时市建委调查时为其拟名。”现场测量到泉池形状为长方形,池有两米见方,深1.5米,常年有水,积水成池。泉水四周砌有精美的石栏。泉水离地面约半米高,许多鱼儿在水中游动。据记者了解,经市名泉办多次维护整治,该泉成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典型代表。

  此次普查工作主要包括对泉水的精确坐标、泉池数据(长、宽、高、直径、水深等)、图片资料、流向等情况进行复查;通过现场走访、到档案管理机构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每一处泉水的泉水历史文化、典故传说进行调查整理;通过现场测量、查阅以往资料等方式,对每一处泉水的地质成因进行调查。随时掌握泉水的最新动态,摸清济南市名泉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