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蓝谷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助推海洋强国战略打造的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规划总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18平方公里、海域225平方公里,辖鳌山卫、温泉两个街道。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岛蓝谷视察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对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重要指示。近年来,青岛蓝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示精神,按照全市发起“15个攻势”的部署要求,聚力打造“海洋攻势”排头兵和“海洋双招双引”主战场,大力实施“135”发展战略,瞄准建设“世界蓝谷”这一总体目标,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军民融合三大示范区,建设海洋科技研发、海洋成果孵化和交易、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教育文化和人才集聚、海洋旅游和健康养生五大中心,构建高端研发机构和人才高度集聚、海洋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海洋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金融资本等要素活跃流动的蓝谷发展新生态,争创以海洋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全国经略海洋的战略高地。青岛蓝谷先后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首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蓝谷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得到国办通报表扬。

青岛蓝谷高新区依托原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即墨高新区”)创建。即墨高新区是2001年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7年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青岛市从提升建设起点,增强创新实力,发挥协同效应的角度出发,将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航空小镇、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统一划归青岛蓝谷高新区代管,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其中,规划面积211.14平方公里,托管面积186.24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211.14平方公里。在功能定位上,青岛蓝谷高新区聚焦海洋科技创新,着力打造以海洋产业为核心,以大健康产业为新生长点、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现代教育产业和知识经济市场为抚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产业发展方面,青岛蓝谷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有重大项目依托的海洋、汽车、通用航空三大优势产业,并正积极布局互联网、科技服务和大健康产业。三大优势产业总规模直指千亿。其中,海洋产业依托众多高端海洋科研平台,重点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高技术产业,打造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预计达年产值到300亿元;汽车产业已引进包括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一汽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在内的汽车类项目120个,涉及总投资500亿元,到2025年,预计年产值达1000亿以上;通用航空产业板块以空客直升机项目为依托,拓展直升机全产业链,预期实现产值过百亿元;现代服务业,主要聚集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业态,预期产值将达50亿元。2019年,青岛蓝谷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1.8亿元,与2011年底相比,年均增长1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3.5亿元,年均增长23.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7.6亿元,年均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4.2亿元,年均增长15.2%。

进入官网